2025-06-28 11:46:05 灵感分享
《人民日报评篮球世界杯:激情与荣耀背后,中国篮球的未来之路》
9月的篮球世界杯硝烟散尽,但关于中国男篮的表现和世界篮球格局的讨论仍在持续。作为权威媒体,《人民日报》近日发表评论文章,以“从世界杯看中国篮球的破局之道”为题,深度剖析了本届赛事带给中国篮球的启示。
一、世界杯的镜鉴:差距与希望并存
文章指出,本届世界杯上欧美强队展现的战术素养和身体对抗能力令人震撼,而亚洲球队除日本外整体表现低迷。中国男篮未能直通巴黎奥运会,暴露出“基本功不扎实、对抗能力不足”等老问题,但年轻球员崔永熙、张镇麟的敢打敢拼也被视为“黑暗中的微光”。
二、青训体系改革刻不容缓
《人民日报》特别强调:“篮球人口基数与青训质量是胜负手。”对比塞尔维亚、德国等队伍成熟的青训体系,中国篮球需要打破“重比赛轻培养”的惯性,建议借鉴欧洲“体教结合”模式,让校园篮球成为人才蓄水池。
三、职业联赛的自我革新
针对CBA联赛,评论直言“外援依赖症”削弱了本土球员成长空间,呼吁优化外援政策的同时,建立更科学的薪酬和竞争机制。文中引用姚明观点:“联赛水平与国家队成绩正相关,但需要时间沉淀。”
“世界杯是面镜子,照见短板也指明方向。中国篮球需要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‘长征’。”——《人民日报》
四、全民篮球的土壤培育
文章最后落脚于社会层面,建议通过社区赛事、短视频传播等方式扩大篮球影响力,让“街头篮球场上的欢呼声”成为培养兴趣的第一课堂。正如评论所言:“当篮球真正融入生活,金字塔的底座才会坚实。”
(本文综合自《人民日报》9月15日体育版评论员文章,有删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