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训市场乱象:豪门俱乐部"掐尖"何时休?
近日,中国足坛再爆重磅消息:广州恒大俱乐部被曝以高额签字费和培养费,从山东鲁能青训体系挖走多名U15梯队核心球员。这一事件在足球圈内引发轩然大波,也让本就脆弱的中国足球青训生态再添新伤。
事件回顾:据知情人士透露,恒大此次挖角行动涉及鲁能足校3名主力球员,其中包括被誉为"小梅西"的中场核心张某。恒大开出的条件包括:家长工作安置、球员未来一线队优先签约权,以及高达200万元的培养补偿金。
青训体系遭受重创
鲁能青训负责人李明在接受采访时痛心表示:"我们花费8年时间培养这批孩子,眼看就要出成果,却被直接'摘桃子'。这种恶性竞争最终伤害的是中国足球的整体利益。"
- 2019年至今,中超俱乐部间青训球员流动纠纷已达17起
- 95%的纠纷涉及U15-U17年龄段核心球员
- 平均每名球员转会补偿金从50万飙升至300万元
行业规范亟待建立
足球评论员张路指出:"现行《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》对青训球员保护明显不足。建议参考欧洲做法,建立青训补偿机制,同时设置'反不正当竞争'条款。"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不是恒大首次卷入青训挖角风波。2018年该俱乐部就曾因违规签约多名万达留洋小球员,被足协处以转会禁令处罚。
"青训不是速效救心丸,急功近利的挖角行为只会让中国足球在低水平重复建设。"——前国脚范志毅
业内人士呼吁,中国足协应尽快出台更具操作性的青训保护政策,同时俱乐部也需要建立长远发展眼光。毕竟,只有健康的青训生态,才能为中国足球输送更多优秀人才。